蘇報訊(駐太倉記者 顧志敏 周哲)3月1日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》實施一周年。一年來,太倉港共投入約6.66億元開展全港環(huán)境整治和軟硬件提升,實現(xiàn)防風抑塵設施率、生產生活污水納管率、船舶污染物接收率、碼頭可綠化區(qū)域綠化率、岸電設施覆蓋率的6個“百分百”,成為全省岸線資源利用率最高的港口,港口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質量持續(xù)提升。
2021年,太倉港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(qū)、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中心投入運營,可為錨泊和過往船舶提供免費生活垃圾接收、免費生活污水接收、免費水上交通、免費錨泊服務,以及油品質量檢測、維修保養(yǎng)、物料供給等“一站式”便捷服務,目前已實現(xiàn)“全域全時段”接收船舶污染物。去年,太倉港全年共接收船舶生活垃圾約469噸,生活污水約18436噸,含油污水約12171噸,化學品洗艙水204噸。
此外,太倉港14家非?;反a頭72套岸電設備實現(xiàn)信息系統(tǒng)全覆蓋,船E行信息系統(tǒng)岸電接入率在長江江蘇段率先實現(xiàn)100%。出臺碼頭船舶岸電管理制度、船舶岸電事故應急處置預案、岸電設施使用操作規(guī)程等一系列制度,確保用電安全、高效、便捷。2021年,太倉港岸電使用1.18萬艘次,接電時間12.72萬小時,用電量358萬kWh,岸電使用量較去年提升201%。
近年來,太倉港投入7000多萬元,推動境內38公里岸線全部綠化成林,新增林地1200畝。其中,2021年投資993萬元,在江堤外側、自保堤、堆場四周等種植了黃楊、香樟、海棠、夾竹桃等20余種樹種2萬余棵,綠化草坪22萬平方米,維護草坪約36.6平方米,港口“顏值”大幅提升。2021年,太倉港碼頭企業(yè)加快綠色環(huán)保轉型升級力度,共計6家次榮獲全國、省級綠色星級港口,全力打造國內領先的萬里長江“最美港口”。
圖文來源蘇州日報
聲明: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,請與我們取得聯(lián)系,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。